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 > 百姓生活 > 正文

简政放权促职能转变优化服务激发展活力

发布日期:2017/6/27 14:43:46 浏览:1061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建立5张清单、搭建1个平台、推进7项相关改革”(简称“517”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系统架构,确定了我省转变政府职能的路线图、时间表。

为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效,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省政府组织10个督查组,于2015年10月8日至12月7日分赴13个省辖市和27个省级部门专项督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座谈访谈、问卷调查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深入检查各地、各部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督查发现,各地探索出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希望各地继续探索、相互学习,更好地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南通实践”:行政审批局覆盖所有县区

2015年4月以来,南通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去年8月20日,南通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为全国首家经国务院同意、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备案的地级市行政审批局。南通市首批将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两大领域53个许可事项划入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10月底前,南通所辖11个县(市)区及开发园区行政审批局全部对外挂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率先实现市域范围全覆盖。

南通突出问题导向和法治导向,坚持市县联动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分步推进、集中审批协同监管,狠抓再造流程、标准制定和服务优化,理顺了审批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对上衔接与对下统筹的关系、重点突破和统筹全局的关系。

市行政审批局自组建运行以来,共受理行政许可9274项,办结9139项,改革试点领域从事审批的部门由原来的15家缩减为1家,涉及的处室由26个减少为4个,精简审批流转节点167个,涉批中介服务事项由97个减少到56个,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激发了创业创新的活力。

2、“盱眙模式”:县域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样本

去年7月,全国首家建制县行政审批局——盱眙县行政审批局挂牌运行。盱眙将“简权、担责、防腐”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政府权力结构、机构职能、政务流程再造,让权力和责任归位,让部门利益归零,突破了权力“重新组合”、职责“物理整合”的简单反复,探索了政府治理的新模式。

一是审管分离,审批职能从各职能部门剥离,由行政审批局承担,行政监管和服务职能由各职能部门承担,履职情况督查职能由政府监察部门承担。

二是职能整合,剥离了行政审批权后,职能部门的工作重心转向促进绿色发展、强化市场监管、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从机制上推动了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三是集约办件,所有办事环节在政务大厅形成链条,审批重心移至窗口,探索“一岗多能、一人多专”,大幅提升审批效率。

四是阳光审批,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对审批行为实时监控、预警纠错、责任追究,县纪委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加强外部监督工作。

盱眙县分三批将21个部门174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着力解决“一长四多”问题,实现了“一短四少”(时间短、盖章少、材料少、缴费少、行政成本少)。

截至去年12月23日,共受理许可申请7671件,办结7578件,审批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5个工作日,现在控制在4-5个工作日以内,审批人员由235人减少到41人,审批环节由以前的7个减至现在的3个,审批层次由以前的6个减至现在2个,申请材料由326件减少到132件,办营业执照最快立等可取,从立项到拿施工许可证由原来的120个工作日减少到最快42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浙江、安徽、河北、河南等省内外70多个批次的学习考察团到盱眙考察,“盱眙模式”为全国县级政府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经验。

3、“七图联审”:常州小图纸做出大文章

常州整合市城建、经信、卫生、安监、民防、气象、消防7个部门的审图职能,实施建设项目施工图“七图联审”,为办事企业节省了大量人力、财力。

一是建设一个场所,在市区设立市政务服务中心施工图联合审查分中心,相关单位选派专业人员进驻集中办公。

二是出台一个文件,印发《常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联合审查实施意见(试行)》,确定6项工作原则,即依法合理、一门受理、并联审查、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统一收费。

三是建立一个机制,施工图联合审查分中心实行“一桌会审、多方磋商、统一意见”的工作机制,所有出具的初、复审意见均为经各审查部门确认的一致意见。

四是建设一个平台,开发运行“常州市施工图联合审查信息管理平台”,将各项施工图审查的法律依据、审查内容、报审资料、承诺时间和收费标准进行网上公示。

“七图联审”实施后,共办件2380件,项目单位只要向分中心一处报送即可,包括消防设计图在内的7项审图总时限由原来的42个工作日缩短到7个工作日,企业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真切感受到政府服务在优化。

4、“多评合一”:镇江为企业投资审批提速

2014年,镇江优化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审批流程,启动企业投资项目“多评合一”,将环评、水土保持、安全评价、地质灾害、地震安全性评价、节能评估、碳排放影响评估等评估由串联方式调整为并联方式进行,实行统一受理、统一评估、统一评审、统一审批,截至目前共办结11个项目,项目评估及手续办理周期大幅缩短,总体周期由141个工作日缩短到50个工作日以内。

“多评合一”推出一系列制度创新。

一是推行“模拟审批”,将前置审批部门对项目单位报送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查后,出具注有“模拟”字样的审批文件,后置部门将前置部门模拟审批文件作为要件,先期审查其他材料,在前置部门审批结束后,以正式审批文件替换模拟审批文件,同时完成审批工作。

二是免费比价采购,当企业需要借助政务服务平台进行中介服务机构招标时,可委托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免费组织比价采购,帮助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价格确定中介评估机构。

三是实施区域评估,在市政府批准区域内,一般性项目以上有关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地震安全性评价原则上开展区域评估,企业根据区域评估结果办理相关报批手续,有关部门不再单独组织相关评估。

四是加强中介监管,按照“背靠背”的原则,项目单位评议部门窗口和中介机构,中介机构评议部门窗口,部门窗口评议中介机构。

5、一次性验收:苏州建设项目联合竣工验收

苏州市建设项目联合竣工验收由政务服务中心牵头,将原来分别由规划、消防、气象、住建等部门独立开展的竣工验收整合优化为相关部门一次性联合验收,在全市范围实施。

验收机制不断优化。张家港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业类建设项目联合竣工验收办公室,由市政务服务中心、规划局、住建局、气象局、公安消防大队以及扬子江国际冶金工业园规划建设局、凤凰镇规划建设局等单位组成。相城区提出“五到位”标准,即现场踏勘人员选配到位、验收人员授权到位、验收材料一次性审核到位、现场踏勘验收一次性指导到位、项目验收认定结果一次性告知到位。

验收范围全面覆盖。昆山实现联合验收地域范围全覆盖,除工业类外,商住类和学校、医院、文体等政府投资的公益类工程也全部纳入。

验收效率不断提高。在昆山、吴中等地,只要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工程,申请受理后承诺在7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许可文书。吴江不断精简企业申报材料,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由原来100多份减少到40份,在验收现场平均1小时左右即可完成一个项目的验收。

6、并联审批:南京“543”模式优化审批行为

南京在全省率先实行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推行“543”工作模式,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行为。

落实五个环节。将行政审批归并为立项、用地、规划、施工、验收等五大环节,发改部门牵头完成项目立项,规划、国土部门牵头完成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或划拨手续报批等手续,规划部门牵头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住建部门牵头完成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核发,住建部门牵头完成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

健全四项机制。一是牵头负责,牵头部门为责任部门,负责优化环节、制定并联审批流程图,负责项目联审会办。二是抄告相关,牵头部门受理后采集项目基本信息,实时抄送至联办部门确定应报审许可审批事项。三是限时办结,将五个环节的审批总时限大幅压缩为45个工作日。四是效能监控,市政务办对办理情况全程跟踪督查和考核。

完善三项配套措施。建立网上并联审批平台,实行申报事项材料“一单清”,实现审批信息材料部门共享;实行“双轨”服务,设定政策消化期,企业可“自由点餐”;健全制度,固化审批内容、审批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限等。

并联审批有效缓解“审批难”问题,节省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审批效能。经统计,并联审批五个环节平均涉及部门12个,平均办理审批事项44件,平均需要提交材料数352份,通过并联审批系统,可共享材料78份,事项办理的平均工作日缩短至45天,仅为法定平均时限867天的5.2,大大缩短审批时限。

7、“四联合”:淮安“集团作战”凸显高效率

淮安开展联合评审、联合踏勘(测试)、联合图审、联合评估,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间,以“集团作战”的高效克服“单兵作战”的低效。

2015年9月,淮安市投资建设项目联合评审勘验服务中心成立,以政务办人员为主,从住建、规划、消防、民防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全面覆盖企业设立阶段联合踏勘、项目审批阶段联合踏勘、项目审批阶段联合评审、方案审批阶段联合图审、项目施工阶段联合踏勘和项目竣工联合验收6个环节。

在市政务中心专门设立工作场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集中入驻,推行建设项目电子联合图审系统。建立“预审专家库”,对新上项目落地前行政辅导,减少投资盲目性。建立部门勘验人员联络员制度,形成“一车管勘验”的工作机制。固化“四联合”工作事项流程,将各项审查由原串联审查变成并联审查,压缩审批时间。

自去年10月实施投资建设项目“四联合”以来,联合图审80件(包括力宝广场、生态新城等审图),联合评审项目1项(书香华庭),联合踏勘、联合验收4个项目(温州花园2期、银监会大楼等)。“四联合”顺利解决了服务对象“办事难”、政府“放、管、服”的承接落实、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凸显了简单快捷、沟通方便、全程服务、便于监管的特点。

8、涉审中介:扬州动真格打出“组合拳”

扬州推动涉企中介机构改革,以与行政审批相关联的技术审查、评估、鉴定、咨询等涉企有偿专业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为重点,以打破行政壁垒和破除行政审批“中梗阻”现象为目的,构建“市场主导、行业自律、政府监督”的中介市场体系。

一是脱钩,对挂靠在行政部门、事业单位的涉企中介机构,稳妥推进脱钩改革,剥离其可市场化运作部分,组建新的中介机构。二是开放,凡具备相关执业资质、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外地中介服务机构均可在全市范围内执业,确保每个行业有3家以上中介机构供办事群众选择。三是规范,规范执业条件、降低服务收费、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服务时间、提升服务水平。四是监管,建立中介行业诚信档案,试行“黑名单”制度。五是考核,对24个中介机构评价和12个审批部门正式审批实行捆绑打包,设定完成时限。六是清理,开展涉审中介服务事项清理,共梳理出67项,对属于程序性、不发挥实质作用的中介服务事项缩小适用范围或取消。七

[1] [2]  下一页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