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 > 企事业机关 > 正文

市外国语学校小记者南山探幽-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发布日期:2015/11/22 18:06:10 浏览:682

初春时节,寒意未消。镇江市外国语学校小记者一行三十余人,在团委老师和部分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南山风景区,进行文化探访活动,深入了解镇江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小记者们主要探访了文心阁、增华阁和读书台等文化景点。他们吟诵着文心阁里茗山大师题写的《文心雕龙》名句“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久而弥光”,感受到《文心雕龙》就是“岁久而弥光”之作。在增华阁和读书台,他们遥想当年,昭明太子萧统在这里咏诵诗文,召天下名士著书立说,不禁发思古之幽情,忘却了一路翻山越岭的疲惫。

小记者们说,以前多次来过南山,但从来没有注意到这里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本次活动,他们了解了南山的名胜古迹,感受了家乡历史文化,并树立了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增强了保护地方文化的责任感。他们从文化宣传志愿者的角度,把活动中的所见所感,化成一篇篇美文,用文章来描绘镇江的南山胜景,来宣传镇江的历史文化。

在历史与传统中遨游

——记南山文化之旅

市外国语学校七(2)班孔王浩

小记者证号:105702002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我们一行人在何老师的带领下,一路步行上山,经老师的指点,看到山下立着一巨石,上书“南山石敢当”,他提示有保平安之用,让我们自行再了解。到了山门口,老师领着我们看了我从未留意的介绍,原来这里竟有另一个很可怕的名字“兽窟山”,而改名“招隐山”又源于古人戴颙。活动刚开始,就激起我对古代文化和城市历史的强烈兴趣。

进入大门,我们在石头砌成的路面上往里走,一路上都有小鸟在树林里鸣唱。在走过清水桥后,我们走进一间庭院,屋内竟展示的是剪纸。有花式和拼色都非常巧妙的“福”字,样式新颖的十二生肖等吉祥图案,一看便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更让我惊讶的是,这些精美细致的作品竟出自一位八十多岁高龄的老奶奶之手,果真是高手在民间啊。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再向上,我们就到了来历不俗的虎跑泉和鹿跑泉,我也向妈妈要了几枚硬币,与同学们一起去扔。爸爸却非常搞怪地在下面表演空中抓钱,引得大家都开心围观,老师也笑说:不带这么玩的。“古寺人名在,清泉鹿迹幽。”便是描写这鹿跑泉的。

在读书台,有萧统的汉白玉雕像,一位距今1500年的南朝梁太子,对面的影壁是介绍其生平的石刻,我记得几个重要的事,依次是“生于襄阳”“多才好学”“为民分忧”“蜡鹅事发”和“英年早逝”,他聪慧好学,精通礼仪,极富同情心。在相邻的增华阁,竟看到文学家刘勰与萧统交往甚密的介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历史,真是恍若昨日。

南山之旅,让我在感受春天的同时,探访了历史,这是老师带给我的一次历史启蒙。

(指导教师杨茸茸)

游南山有感

市外国语学校七(7)班俞书漫

小记者证号:105707002

最近的天气,乍暖还寒,那丝丝春意仿佛总下不了定居镇江的决心。可是那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分明是个外出寻春的好日子。携带上愉悦的心情,迈起轻快的脚步,我们一起游南山去!

沿着一条长长的小路一直向前,走啊走,大概是激动的心情难以按捺,现在回想起来,那条路是何其漫长!

进入南山,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那形形色色的绿树、花草,就如同绿海一般,令人赏心悦目。有说有笑地走了一阵,便登上了较高的地方。在这里,泉水淙淙,鸟鸣婉转,习惯于城市喧嚣的心立即被那片亭台与植被相得益彰的美景吸引了,变得沉静起来。一道蜿蜒的石路通向一片迷蒙的绿色之中。我们便沿着那石路继续前行。

其实,寻常意义上的美景几乎在每个角落都能见到,但,有些景色,是因为在风景之美中流淌着人文之美才得以被世人所称赞,南山便是如此,招隐寺亦是如此。据史料记载,招隐寺曾是南朝文学家梁太子萧统的读书之处,他不仅在此寒窗苦读,求得真知,还召集名流在增华阁论文,编撰了中国第一部文选,人称《昭明文选》,这也是现在中国文选类书籍的发展史中,不可磨灭的光彩之笔,而如今在镇江人人皆知的“增华阁”作文比赛大约也因此而得名。

来到那座置有萧统雕像的小屋,一股宁静致远的奇妙感受充盈于我的心间,此时此刻,置身其间,你也一定会被那份浓浓的书香气氛所感染,从而希望能在绿树环绕之处,抑或照进一束暖阳的亭台中捧书而读,若真能如此,你所读的,已不仅仅是手中一本好书,而是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你所读的,你所感受到的,是鸟鸣婉转,清风徐徐,是青山流水,是人间佳境。那时,你的心境会是怎样的开阔啊,而这一切,都是南山的魅力所在。

太阳走着走着,已经快走到天空大舞台的正中。南山,要和你说再见了,你所蕴含的那份魅力,我会铭记!

(指导教师袁莉莉)

探幽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八(11)班李蔚文

小记者证号:105811001

它没有金山恢弘的禅寺;没有焦山的清秀奇崛;也没有北固山的历史悠久。可是,古往今来,它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它是内秀的,它只是默默地伫立在小城镇江的南方,默默迎接着一日又一日的朝阳。

那天,我们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的小记者们来到南山,寻觅那流传许久的美。

在这春寒料峭的清早,一缕白色蓦地闯入了我的眼帘,那是文苑门口的一树梅花,兀自绝美地开着,上前仔细查看,花瓣白得圣洁,成为一抹独特的风景。宗璞说:“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早春的花也许并没有盛夏的花开得旺盛,白梅旺盛的生命力着实使我在刺骨的寒风中感受到一些蓬勃的生命力。浮华陈事不过是流年过往,只有珍惜当下,不后悔地走好每一步才是对得起这个人生。

徒步向山上走去,明显感觉体力有些不支,不过咬咬牙,上到了山顶,顿时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纵使你有千万般挫折,只要你坚持,拥有永不退缩的信念,就注定会成功。望向山脚下的镇江城,汽车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甲壳虫,好像是微观的世界,而向远处望,整个城都是被高高矮矮的丘陵所包围着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见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下山路上,看见一个破旧的老禅房,这引起了我和伙伴们的好奇。走上前去,才发现有一把沉重的大锁紧紧地锁住了禅房的大门,那把大锁已经有了年头,生了铁锈,我试着推一推门,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但却怎么也打不开,向里看,只是一片模糊的黑色,什么也看不见,于是只好作罢,但心里难免有些遗憾。我想,打不开的,也许还有南山更多的历史吧,它们会不会被一把无形的大锁锁住?

我想,这“城市山林”的南山。多年以前,有许多人跋山涉水将它寻找,视为他们的一片净土;多年以后,也会有更多的人一往情深地将它珍藏。我不是第一个,也更不会是最后一个。

探幽南山,这里风景独好。

(指导老师王静霞)

探幽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七(15)班吴津津

小记者证号:105715001

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山草发,野花开,悬崖峭嶂;薜萝生,佳木丽,峻岭平岗。崖前草秀,岭上梅香。南山美景溢满眼,此次探幽南山活动终于开始了。

先入文心阁。门前是茗山法师书写的对联: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久而弥光。内容出自《文心雕龙》。进去后,映入眼帘的是刘勰画像,“为文用心”的匾额和一副对联。里头有刘勰的介绍。刘勰年少时丧父,20岁左右时母亲去世,生活贫寒。刘勰从小“笃志好学”,后被僧佑看中,寄居定林寺苦心研学十多年,整理经籍,并写成文学理论基础巨著《文心雕龙》。刘勰之所以有此成就,正如著名龙学家杨明照先生作序、龙必锟评注的《〈文心雕龙〉全译》一书所说:“江南的京口,是南朝的一个政治、军事、文化重镇。这里文人荟萃,先后在这里讲学的著名学者很多,风流遗韵,对刘勰都可能有所影响。当时定林寺的藏书非常丰富,刘勰潜心就读,又有名师僧佐指点,为其‘博通经纶’‘深得文理’创造了条件。但更主要的是他学习研究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吸取众家之长,熔众家之说于一炉而匠心独见。”

接着前往招隐寺。景虽好,路却难走。风敲竹韵,飒飒松声。各样的绿倒也舒缓身心,不觉便到了最熟悉的招隐寺。从楼上向下看,向远望,各有一番美妙景观,层层叠叠的翠枝茂叶,高雅清淡,叫人流连忘返。

我们终于来到读书台。进门正中是萧统的白石像,是他摊卷苦读的样子。出了门往右上几个台阶,便到了增华阁。真个是,朱栏宝槛,曲砌峰山,这样的雅致幽静处,怎不是个读书作文的绝佳之地呢?进去之后就见到贴瓷彩画像,左右两侧都是书案,靠门的是供游人参鉴的各种版本的《文选》,还有《〈文选〉评注》。历史记载:萧统曾于镇江西南招隐山筑台读书。并设增华阁,邀请著名学士编集《文选》30卷,收秦汉以来诗、文、赋、论等各种文体共700余篇。这是我国最早的诗文总集,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想到这儿,身为镇江人的自豪感就油然而生。

探幽南山,挖掘文化。这次活动,无论是深远的文化,还是仙境般的美景,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镇江人,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家乡的美与内涵发出璀璨的光辉。

(指导教师王益民)

做客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七(10)班王潇楠

小记者证号:105710006

山清水秀,泉涌溪流,这是我以前对南山的认识。

那天,我远离了城市的喧嚣,随着外国语小记者的队伍再次走进南山。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特别兴奋,自以为还会走我走过的路,看我看过的风景。

谁知,我们却独辟蹊径,走了一条我从未走过的路,看到了我从未领略过的风景。我们要去的地方叫“招隐”。一路上绿树、山峰装扮着道路,连绵不断,好似一条有着绿色花边的锦缎,处处充满着活力,令我惊奇迷醉。我原本平淡的心情似乎也被它们感染了,激动而不可言。我的身体随着火热的心上蹿下跳,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我的心情。青峦错落,绿树葱茏。这样的风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三峡》中的一句“两岸连山,略无缺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终于到了“招隐”大门,据说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曾于此读书,并博邀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雕塑家、音乐家戴颙也曾隐居于此,谱就“广陵”“游弦”“止息”三部古曲;北宋大书画家米芾、米友仁父子居此四十年,创“米氏云山”。我不禁感叹,南山真是一个文化圣地!走进“招隐”门内,只见小道狭而不窄,曲径通幽,真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这里不仅有亭台楼阁,还有竹林流泉,风景清幽,美不胜收。处处都像风景画般迷人。

不知何时,我已又走进了一座小屋。一进去,我便被吸引住了——一幅幅色彩明丽、精细非凡的剪纸呈现在我眼前。大红“福”字喜气洋洋,各种生肖惟妙惟肖,甚至连表情都十分逼真,看得我心里直痒痒。更有一幅十二生肖大集合,完美地与“福”字融合在了一起,红、黄、绿、蓝,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我嘡目结舌。不由得赞叹:“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又看到了栩栩如生的壁画,充满传奇的虎跑泉,呼之欲出的书画作品……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南山不愧得到“城市山林”的称号。

这次对于南山的文化探访,使我大大地震惊了。从此,我对于南山的认识,不再是风景秀丽,而是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一个幽深、古朴、素雅、清秀的文化圣地!

(指导教师周旋)

南山早春

市外国语学校七(10)班张雨桐

小记者证号:103305012

早春,南山。

也许在室内,是看不到这样风景,感受不到春天的到来吧。

梅花精神抖擞地笑着。花苞小得像一颗颗饱满的珍珠,大红的、桃红的,装点着棕褐色的枝干。那花还没有开,但那花香却像是已经溢满了整座南山——那淙淙的泉水传播着花香,不一会儿,所有亭台楼阁都像是开满梅花了。

梅花生长着,柳树也开始发芽。在池塘边,在泉水边,那光秃秃的树干们重新焕发了生机,柳枝已经在微风中飘荡了,嫩嫩的、绿绿的,让那青绿色的泉水显得更加清澈了。

那泉水也开始叮叮咚咚流淌了,顺着山路歌唱似地奔跑。有的就像一个微观的瀑布,来自天然的泉水从一座山石跳跃到另一座山石,连旁边小草也得到了水的亲吻,不由得加快了生长的脚步。这情景,也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吧。

也有的泉水是静止的,它们仿佛在冬眠中还没醒来。有时微风吹来,荡漾过它们熟睡的脸蛋,它们也会掀起一个涟漪,像是在梦中对春天微笑。

在泉边,静静地立着几座古色古香的小屋,里面贴着五彩缤纷的剪纸。有动物,有人物,栩栩如生地看着这里,默默地迎接春天。也有一些人物画放在一起,那人物也是惟妙惟肖,似乎丝绸的衣裳也在微风中飘。他们有的在赏花,有的在饮酒,仿佛我们也听见那欢快的一串串笑声了。

还有些屋子里架子上落了些灰尘,却没有一点沾在那些艺术品上。青花瓷、景泰蓝,还有那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陶瓷,各式各样。它们的宁静气质仿佛把一切都感染了。

是的,晚冬和初春似乎融在了一起,难以分辨了。

这也许是冬天和春天的过渡句吧!冬天的宁静,春天的活力。

早春,南山。

(指导教师周旋)

南山咏春

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彭婧

小记者证号:105701004

那个周六,来自外国语的五十多名小记者在团委范琦、何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有“城市山林”“天然氧吧”之称的南山游览。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春的风采。

进入南山招隐寺风景区,我觉得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静。进到山里,幽深极了,真是读书的绝佳去处,怪不得昭明太子的读书台要设在这里。

我们一行人在“招隐寺”的牌坊前停下了脚步。我们在这里拍下了一幅幅照片:亲子照、闺蜜照、兄弟照……作为参加人数最多的班级,我们班的八个人还单独拍了一张合影,留下了属于我们的纪念。画面中的我们手拉着手,将手高举过头顶,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多么和谐的画面!

慢慢地往山上爬,我们又来到了颇有名气的虎跑泉。相传东晋法安禅师初来山时,饮水困难,虎为他刨出此泉,故名虎跑泉。上有虎跑亭,一名虎泉亭。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常清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故虎跑亭又称“万古常清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知府程峋所书。可惜,已经看不到往上涌的泉水了。

参观完虎跑泉,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增华阁和读书台。在宁静的环境中读书是一种享受,周围环绕的树木更是给读书台平添了几分悠远与神秘,让人忍不住去羡慕萧统当年的安逸舒适。在读书台前,我们与另一路参观文苑的小记者汇合,同在读书台下留下了我们最真挚的笑容。

在下山的路上,我和几位同学诗兴大发,一同咏起了李德裕的《招隐山观玉蕊树戏书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阁老》:玉蕊天中树,金闰昔共窥……

(指导教师杨茸茸)

寻找南山文化名人

的踪迹

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顾君

小记者证号:105701006

以前我只知道有增华阁作文大赛这个比赛,直到那天去了南山招隐寺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增华阁这个名字也有丰富含义。

当天早上九点,我们集中在文苑门口整装待发。我跟着何老师向招隐寺的方向前进,一路上我们看见了许多花草树木,“啊,春天已经来了!”我不禁感叹道。

来到招隐寺门口,看到了碑我才知道,招隐寺原名兽窟山,后因戴颙隐居于此,而改名招隐寺。进去后我们穿过了许多小亭子,亭子里有许多剪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福”字剪纸。这张纸是五颜六色的,“福”字是由十二生肖组成的十分生动,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我们来到了增华阁。增华阁是一个书阁,当年昭明太子邀请了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昭明文选》。后宋代书画家米芾在此居住多年,在鹤林寺旁留有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死后也是安葬于此地。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右边留下“苏公竹院”,寺院左边的“茂叔莲池”相传是宋朝文学家周敦颐所凿。

进入增华阁中的一间房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石像,高两三米,神态安详地坐在石桌前读书。旁边是许多用竹简写的书挂在墙上。进入另一栋房子,两边各放了两张凳子,凳子旁有一个柜子,柜子上放着许多玉器。靠窗子放了两张桌子,桌子上有许多古书,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游完增华阁,我们就回去了,路上有许多梅花开了,我不禁感叹道“春天来了!”

(指导教师杨茸茸)

城市山林——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七(10)班沈洁

小记者证号:105710003

城中山林,青峦错落,翠鸟鸣啼,腊梅踏雪,绿水碧波,清幽淡雅……

上午九点,已经整队完毕的我们正式踏上了这条鸟语花香的山林路。阳光在道路上洒下金色的光芒铺开温暖的序章。也许是受到了周围美好环境的影响,我变得格外兴奋,与同学们高谈阔论兴趣盎然,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将一个星期的劳累渐渐淡化。

招隐寺,我们的目的地。沿着布满青苔的青石台阶缓缓而上,映入眼帘的,有一座石牌坊,牌坊上书写内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外联为“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这别具特色的潇洒字迹便是出自北宋四大书画家之一的米芾的真迹。待我走到前方,“虎跑泉”边已经围聚了不少同学,一枚枚硬币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度落入清澈的水中,我有趣地站在一旁,这座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的泉水,清澈见底,水是活水,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说到这虎跑泉,乃是东晋时云游至此修炼的法安禅师所开。在泉池的后壁之上,有歇山顶矩形亭一座,名为“万古常清亭”,“常清”便是对泉水做出的评价。

拾级而上,便是昭明太子的读书台,昭明太子是梁武帝之子,名为萧统,他自幼聪慧,悟性颇高,仁厚善良,生性恬淡,勤奋好学。在他20岁时来到镇江招隐寺,见这里远离尘嚣,幽雅清静,是个读书的绝佳之地,便留了下来,在此建了一座读书台,潜心读书。

郁郁葱葱的竹林幽静神秘,我们停在原地休息,有在此锻炼的人们耍着不知名的器物,韵出一阵阵奇妙的声响。在山顶眺望,整座山峦被遍山的树木密密地掩盖住,闭眼静想,任由暖风拂面,耳边传来鸟儿清脆婉转的乐声,向山下返回,小池边开始有调皮的同学们打起水漂,那本来安静沉睡的湖面荡起一圈圈的涟漪。细细观察,路边丛中凋落的花草树木慢慢抽出了新芽,带着春姑娘柔和的气息向我们周边涌来……

我坐在车上,回首告别,再望向南山,微风乍起,扬起一片春色的波澜……

(指导教师周旋)

南郊之行

市外国语八(13)班杨偲琪

小记者证号:105813004

阳光灿烂的一天早晨,老师带领我们去领略南郊的风采。

说到镇江的南郊风景区,我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山不高却深邃,水不多而通幽。南郊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她东起镇宝路,南至官塘桥,西迄小九华山,北达林隐路。她被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称为“城市山林”,南朝梁太子萧统在此编纂了我国第一部诗文集《昭明文选》……可以说,南郊不仅美,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昭明太子读书台。那里奇石突兀、古木荫荫、山泉幽美、景色绝佳,是读书的最佳地方。在那工作的老爷爷看见我们,停下了手中的活。我发现,老爷爷那双原本浑浊的眼睛变得明亮,散发出光芒。我突然想去采访他,便很快地走到他面前,问:“爷爷,你好,你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所以,我想问一下,南郊这么多景点,为何就这读书台吸引着你,让你这么大的年纪还在这儿工作?”老爷爷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过了好一会,他才说:“年轻的时候,我总认为还有许多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却虚度了许多美好的年华。到只剩下一把老骨头的时候,才发现,这么多年了,当初的理想都没有实现。所以,最近几年我在这读书台工作,是希望可以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孩子,这里是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就因为萧统争分夺秒,成年累月在这儿学习,最后才编撰了《文选》,这本书的影响可是很大的。我希望你在参观这个地方的同时,学习萧统珍惜时间。”

我想,这位老爷爷说得没有错,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好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让我们的一生没有遗憾!

采访完老爷爷以后,我发现阳光更加灿烂。一阵风吹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我感到心旷神怡,耳畔还回想着老爷爷语重心长的话。

南郊之行很快就结束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中做有意义的事情。

有空的时候,去南郊看看吧!因为对每一个人而言,只要用心去体会南郊的美,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指导老师刘倩)

幽幽古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八(10)班陆昊

小记者证号:105810002

看到“幽幽”二字,每个人无不首先想到身居深山的老林。

我们镇江也有这样的老林,那就是——南山。

听到“南山”二字,每一个镇江人都再也熟悉不过,但是,我们是否认真仔细地观察过南山,研究过南山呢?我想,不少人是没有过的!

南山,山清水秀;南山,泉涌溪流;山不高而深邃,水不多却通幽。南山也有一个绰号,叫“城市山林”,或许是她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吧。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相传,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于此读书,并博邀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许多名人墨客也陆续聚集在招隐山中,谱就“广陵”“游弦”“止息”等古曲。为南山的历史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南山的风景独特,兼具幽深、古朴、素雅和清秀的特色,景观四季,史记丰富。有花可赏、有果可摘、有茶可品、有泉可饮、有洞可探、有鸟可听、有寺可拜。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文心阁。

在文心阁门口,就看到了:“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久而弥光。”这虽然算不上千古名句,但是却令人寻味!这是出自于《文心雕龙》的一句佳句,除此以外,进入文心阁后,也看到了一句佳句,“抱景咸叩词章矩范,怀响毕弹文理青华。”在进入后院,会看到一个匾额,上面有着这四个大字:“惊才风逸”,有着气势雄浑的感觉。同时,知音亭更是独具一格,与其雕龙池的配合,可以说得上是:锦上添花。更有趣的是《文心雕龙》中的千古名句,让我最喜爱的是出自于《知音》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次的南山之旅玩到了乐趣,还学到了知识,这次的收获很大。

(指导教师符婷)

春天,让我们出发

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李源

小记者证号:105700001

学校组织小记者到南山采风,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早早地就出发了。

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一棵棵披着嫩绿枝芽的树木和我擦肩而过,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外。一段时间后,远处的山慢慢变多,路慢慢的变曲折,一棵又一棵参天大树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南山终于到了!

“城市山林”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入我的眼帘,在一座古代山门的正上方,醒目大方,我想这就是古代大书法家米芾居住在这里时题写的吧!老师带着我们,沿着弯弯的石板路径直往山的深处走去,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两边美丽的春景!地绿了,山绿了,水绿了,水中的小鱼早已探出了脑袋,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原来是鱼先知”。

“看,那有一眼泉水!”叫喊声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眼光,大家一窝蜂地拥过去。老师站在中间,讲述关于泉眼的故事。相传昭明太子来南山招隐寺读书,环境十分幽雅,但苦于无水喝,他闲暇无事就满山跑,寻找泉眼。有一天,昭明太子漫步在山坡,忽然一阵风过,树叶沙沙作响。他想到古语说“云从龙,风从虎。”昭明太子不禁毛骨悚然,哪知道山冈下有个小山洼,一猛虎前脚落空,陷进在一泥潭中,只见猛虎大吼,前爪猛刨,留下一个足有三尺深的大坑,不久猛虎咆哮着扬长而去。刹那间,大坑中清泉不断往外涌流,昭明太子捧一口泉水尝了一下,清凉而又甘甜,并急忙命人用一块大石头砌成一个池子。因虎刨此泉,故取名“虎跑泉”。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泉池,改名“万古常青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池旁石壁上镶嵌着“虎跑泉”碑刻。老师说到深情之处,还不时用手做着各种手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过了虎跑泉,经过桃花涧,我们继续往山里走,沿路又看见了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的古迹,游览了许多珍贵的名篇,其中最有名的是昭明太子邀请《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等天下贤才,在招隐寺增华阁编纂成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

结束了当天的旅程,我们原路返回,大家兴致不减,吟起了诗,唱起了歌,“飞扬的青春,有泪水也有笑声,你我都相信,我们曾走过年轻,点缀亮丽的缤纷,让成长的足迹走过自己......”

春天,让我们出发吧!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我们的历史文明。

最新企事业机关
  • 权威发布!2023年度江苏省镇江市知识产权保护十大典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8在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江苏省镇江市知识产权和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镇江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中级法院……

  • 全聚焦│江苏南京迎来五一节前客流高峰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304月30日,江苏南京的各大车站已经迎来节前客流高峰。【铁路南京站预计全天发送31万人次增开临客43对】铁路南京站30日客流明显增……

  • 红旗小学“家长进课堂”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29金山网讯近日,市红旗小学四(7)班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邀请学生家长、来自省镇江一中的物理老师梅宇航为……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