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 > 企事业机关 > 正文

学术争鸣|《西游记》中“彩凤双鸣”影射茅山龙凤之地及李氏祖茔

发布日期:2022/3/19 11:32:22 浏览:498

来源时间为:2021-12-03

(四十二)《西游记》第一回词赋中“彩凤双鸣”与“石窟每观龙出入”呼应,影射“仙都”茅山是龙凤之地和李春芳祖茔句容“凤凰山”及李氏后人“一鸣惊动天下人”

“仙都”“福地”句容茅山是“龙地”,也是“凤地”,见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西游记》第一回《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词赋:

势镇汪洋,威宁瑶海。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水火方隅高积土,东海之处耸崇巅。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

此处“石窟每观龙出入”与“彩凤双鸣”两句,即影射句容茅山是“龙凤呈祥”之地。

↑本文作者拜望并请教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镇江师专原副校长、镇江高专原校长、金山学院原院长、江南大学太湖学院原院长祝诚教授(左)。

为什么说有此影射呢?

(一)句容茅山是道教之“龙地”。(见前第35篇)

首先,“石窟每观龙出入”照应之前的“此山(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一句,影射亘古时代人类江河文明之前即为以句曲山(句容茅山)为核心的海洋文明,炎黄子孙皆为(海)龙的传人。

“三岛之来龙”又影射大茅峰东面的山岭宛如“来龙”,中茅峰“伏龙山”状如伏龙,大茅峰和中茅峰之间的积金峰为古伏龙之地。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龙尾山在大茅峰东,隐然状如龙尾。故名。(《旧志》)大茅一岭直至山,东接延陵之境,宛如卧龙,以峰顶为首,故称尾耳。(《山志》)”“伏龙山在中茅峰。状如伏龙,故名。其上产金,昔人尝采之。”“积金峰在大茅峰、中茅峰之间,二峰相连,其长阿中有连石。古谓之积金峰。陶弘景所居。东有横垄,上有石,形甚瑰奇。多穴,有大石裂开成洞,入数丈渐狭,不复容人,乃飕飕有风声。《金陵》谓古伏龙之地。(《金陵志》)”

↑祝诚教授《京江晚报》(2020.7.16)介绍作者四书之“喜读李洪文有关句容文史的四部新著”书评。

其次,与“傲来国”之“傲”字相呼应,影射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傲来国”有“让人骄傲的由来之国”之意,影射“中国历史悠久”及“句曲山所在之句容是大明帝国发祥肇始之地”。《明皇陵碑》载:“朕幼时,皇考与朕之先世居句容县通德乡之朱家巷。”《朱氏世德之碑》载:“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天潢玉牒》载:“皇祖先世江东句容。”《弇山堂别集》载:“德祖者伯六公,高皇帝之四世祖也,家句容之朱家巷,为重八公第三子,葬於朱巷。”“懿祖者四九公,德祖第二子也,葬於朱巷。”“傲”即“人敖”,《西游记》中四海龙王敖广、敖钦、敖闰、敖顺皆姓“敖”,故“傲”字影射“龙的传人”。“傲来”影射“黑帝命东海神埋大铜鼎于(句曲)山顶”,故“黑帝(颛顼)”时句曲山已有确切记载的历史。(见李洪文《句曲诗综》255页“傲来国”条注释)

江苏句容·茅山“元符万宁宫”三天门。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第三,影射句容茅山“石龙山”。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仙韭山:在崇禧观西。《山志》曰:姜叔茂种五辛菜以易丹砂。今山多大韭,即其种也。又俗呼‘石龙山’。(《旧志》)”(见李洪文《句曲诗综》256页“石窟每观龙出入”条注释)

茅山顶宫·三天门。道教茅山上清派七十九代传人余志成道长供图

第四,影射周时有雷氏在茅山豢龙的故事。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雷平山在伏龙山东。周时有雷氏豢龙,往来此山,与长史营宅相对。其山北有柳汧水,或名曰田公泉。昔田公尝居此。”“雷平池在茅山玉晨观前。《真诰》曰:周时,有雷氏养龙于此,故名。今存。”

第五,影射陶弘景结庐在茅山龙池。

原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丰家骅教授《句曲诗综·序言》有:“梁天监中,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结庐于龙池,隐居茅山四十余年,人称‘山中宰相’。”

第六,影射宋朝御制《观龙歌》,与“观龙”相吻合。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天圣观在茅山积金峰上。”

2016年,句容市史志办公室主任欧红卫同志邀请我繁体改简、标点并注释《乾隆句容县志》,我在《乾隆句容县志(校注)》中对“天圣观”补充注释有:“《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五载:‘考证:梁天监初,陶弘景开创池沼。唐贞观中建立道靖。至德中赐名火浣宫。唐末遂废。本朝景德中张明真结庐于此。祥符中,御制《观龙歌》,送龙归三茅山,所得之池即此处也。天圣三年九月,赐名延真庵,五王赐额为观。’”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豢龙池在天圣观前。天监初,隐居创小沼,养雷平池龙子。大中祥符间,敕取龙子。御制歌,送还山。宋真宗序曰:茅山雷平、豢龙二池,并有小黑龙游其中,或取之出山。虽缄闭于器皿中,皆潜失焉。近遣中使任文庆醮祭名山,为民祈福,文庆祷取一龙来献。因将二龙以行,中途遇风雨,果失其一。持一龙至阙下,细观其形,诚有可异。为歌以纪之,歌曰:四灵之长惟虬龙,虬龙变化固难同。三茅福地群仙宅,灵物潜形在其中。池内仙人驯扰得,至今隐显谁能测。乘云蠢动独标奇,行雨嘉生皆荷力。常人竞取暂从心,才出山楹兮无处寻。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献明廷兮陈上瑞。初祷一龙朝魏阙,偶挹二龙离洞穴。人心龙心若符契,一去一住何神异!我观真龙幸不惊,至诚祝龙龙好听:但期风雨年年顺,庶使仓箱处处盈。”

《光绪续纂句容县志》二卷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己酉,八内供奉官郑志诚自茅山使还,言昇州见黄雀飞蔽日,往往从空而坠。是年五月二十八日,召辅臣于崇政殿北廊,观茅山池中所获龙,作《观龙歌》,复送于茅山池中。”

↑茅山上清符箓非遗传人余志成道长书赠《句曲诗综》“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第七,影射茅山大茅峰顶的天池为神龙所都。

《乾隆句容县志》三卷载:“天池在大茅峰顶。神龙所都,大旱不涸。邑令亲临祈祷,必获灵雨,邻邑感应亦同。”

天池·江苏句容大茅峰顶

江苏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茅山道教音乐”代表性传承人、茅山道教上清派七十八代传人何春生道长供图

(二)句容茅山是道教之“凤凰地”。

首先,句容茅山有“凤凰河”。

我在《句曲诗综》一书中对《西游记》第一回词赋《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之“彩凤双鸣”注释有:“即影射句容茅山凤凰河。《乾隆句容县志》三卷:‘凤凰河:在茅山鹤台前。’”

其次,句容茅山有“凤凰阿”。

《乾隆句容县志》卷四:“鹤台在县治东南四十里金菌山后,常有群鹤往来。宋张道士筑此居焉。台前有凤凰阿。”

第三,句容多地命名与凤凰相关。

《弘治句容县志》卷一和《乾隆句容县志》卷一载:“凤坛乡,在县治东北四十里。二十五都,二十六都,二十七都。其地岩石高耸,曾有凤凰栖止其上,故名。内有一十二里,二十九村。”

《乾隆句容县志》卷四:“凤凰台:在小华山下。昔有凤凰栖止其上,因筑。今地名凤坛乡,缘此。”

第四,“彩凤双鸣”之“彩凤”同时影射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并为《西游记》后面的女儿国国王伏笔。“双”字影射“仁圣皇太后”“慈圣皇太后”。

明神宗朱翊钧的生母,后世有传名彩凤,她是明穆宗朱载坖的妃嫔。万历元年(1573年),朱翊钧即位,是为明神宗,为母亲李氏上尊号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六年三月,加尊号曰慈圣宣文皇太后。万历十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万历十二年,与陈太后(“仁圣皇太后”)一同谒山陵。万历二十九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皇太后。万历三十四年,加尊号曰慈圣宣文明肃贞寿端献恭熹皇太后。

万历皇帝生母“李彩凤”,当时朝代一般人是不知道其名字的。李春芳是明穆宗朝的首辅大臣,对宫廷皇后贵妃的名字必然清晰知晓。李春芳万历十二年去世。去世之前,“李彩凤”被尊为“慈圣皇太后”,实则是国家权力的幕后操控者之一。故《西游记》中“彩凤双鸣”有影射李太后(李彩凤)与陈太后是执掌大明国的两位贤惠“女主”,且其“上世”是在“仙都”茅山修炼的“仙凤凰”,即是凤凰所“转世”人间。

第五,茅山“凤凰”“凤凰台”“凤凰阿”常见古代文人诗歌作品之中。

江苏大学人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笪远毅教授《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序言》《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注·序言》《句曲诗综·序言》有:

“江苏省句容市,依山傍水,西接六朝古都南京,境内茅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宝华山是佛教律宗第一山,长江在市北滔滔东去,是一座地理位置优越历史积淀丰厚的文化古城。长山大水,钟灵毓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在句容讴歌吟哦,给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众多诗词歌赋。无论是研究文学史、宗教史,还是政治、经济、历史诸多领域,都可从中获取不同时代的第一手资料。前人有见于此,多有个人诗文集的编撰,历代地方史志也建立专卷予以搜罗。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个人著作已散佚残缺,甚或无存;未结集的零圭碎璧有泯灭之虞。今当升平盛世,有条件凭借各级图书馆藏书楼的库藏,运用网络技术广泛搜寻结集。这是时代赋予的文化建设使命。”

“李洪文同志是一位热爱家乡的文教工作者。在从事中学教育之余,致力于句容历史文化研究。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先后担纲整理《乾隆句容县志》《光绪续纂句容县志》,校点注释,繁简字转换,耗费了大量精力,对地方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浩瀚的古籍,他又发奋搜集句容的历代诗词赋3600余首(篇),编纂成《句容古诗词赋三千首》。经过艰辛的逐字录入,繁简字转换,再做必要的校点注释,介绍版本出处,为读者阅读、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前人有‘以注代述’之说,洪文的注释付出的心血,庶几近之。他为家乡文化事业做出的这一新的贡献,他的近乎执着的忘我投入,令人感佩。”

我在拙作《句曲诗综》之中收录有相关句容茅山“凤凰”之诗歌有:

李瓒《题倪元镇听松楼》:昔者贞白隋梁间,躬行道德谢尘累。隐居独在华阳山,好听松声白云外。泠然虚籁何萧萧,刁刁清声杂调调。宛如王母揺玉珮,想象子晋吹笙箫。我亦从来爱幽险,羡子结构尤高远。巧言如簧独不闻,绝爱苍髯鸣翠巘。春林夜起飕飀声,天风海涛来青冥。几时相过一洗耳,醉中同蹑凤凰翎。

萨都剌《贺内台治书奉敕树碑先茔》:獬豸峨冠侍紫皇,绣衣玉斧破炎荒。江东丘垅云山好,天上文章雨露香。句曲洞中天紫翠,凤凰台上月清光。忠臣孝子千年意,永刻丰碑不可忘。

萨都剌《和韵三茅山呈张伯雨外史》:碧桃花落蓬莱宫,银屏甲帐围春风。冰帘卷水玉堂静,白露滴月银床空。仙人夜酌九霞酒,手握北斗倾尊中。梧枝落影凤凰语,幽韵仿佛临苍穹。伐毛洗髓天地老,火鼎夜出芙蓉红。呼龙洞口种瑶草,采药忽遇松间童。茅君自骑一虎去,犹闻珂珮声丁东。武华山人三载别,绿袍赤杖苍髥翁。淮南江上复相见,落日淡淡天无穷。明朝稽首渡江去,楚水清浅银河通。

萨都剌《寓台城寄吴宗师》:金陵城外凤凰台,夜夜吹箫独自来。不见仙人倚歌和,白鹤飞下还飞回。

吴全节《崇禧观》:曲林古观水西流,天遣皇华驷玉虬。高士远分龙虎派,哲人久伴凤凰游。楼台山色三峰晓,池馆泉声五月秋。云案凝香浮洞府,坐令和气

[1] [2]  下一页

最新企事业机关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