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 > 企事业机关 > 正文

市外国语学校小记者南山探幽

发布日期:2016/6/4 13:55:38 浏览:1822

,柳枝已经在微风中飘荡了,嫩嫩的、绿绿的,让那青绿色的泉水显得更加清澈了。

那泉水也开始叮叮咚咚流淌了,顺着山路歌唱似地奔跑。有的就像一个微观的瀑布,来自天然的泉水从一座山石跳跃到另一座山石,连旁边小草也得到了水的亲吻,不由得加快了生长的脚步。这情景,也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吧。

也有的泉水是静止的,它们仿佛在冬眠中还没醒来。有时微风吹来,荡漾过它们熟睡的脸蛋,它们也会掀起一个涟漪,像是在梦中对春天微笑。

在泉边,静静地立着几座古色古香的小屋,里面贴着五彩缤纷的剪纸。有动物,有人物,栩栩如生地看着这里,默默地迎接春天。也有一些人物画放在一起,那人物也是惟妙惟肖,似乎丝绸的衣裳也在微风中飘。他们有的在赏花,有的在饮酒,仿佛我们也听见那欢快的一串串笑声了。

还有些屋子里架子上落了些灰尘,却没有一点沾在那些艺术品上。青花瓷、景泰蓝,还有那仿佛来自远古时代的陶瓷,各式各样。它们的宁静气质仿佛把一切都感染了。

是的,晚冬和初春似乎融在了一起,难以分辨了。

这也许是冬天和春天的过渡句吧!冬天的宁静,春天的活力。

早春,南山。

(指导教师周旋)

南山咏春

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彭婧

小记者证号:105701004

那个周六,来自外国语的五十多名小记者在团委范琦、何通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有“城市山林”“天然氧吧”之称的南山游览。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了春的风采。

进入南山招隐寺风景区,我觉得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这里——静。进到山里,幽深极了,真是读书的绝佳去处,怪不得昭明太子的读书台要设在这里。

我们一行人在“招隐寺”的牌坊前停下了脚步。我们在这里拍下了一幅幅照片:亲子照、闺蜜照、兄弟照……作为参加人数最多的班级,我们班的八个人还单独拍了一张合影,留下了属于我们的纪念。画面中的我们手拉着手,将手高举过头顶,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多么和谐的画面!

慢慢地往山上爬,我们又来到了颇有名气的虎跑泉。相传东晋法安禅师初来山时,饮水困难,虎为他刨出此泉,故名虎跑泉。上有虎跑亭,一名虎泉亭。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万古常清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故虎跑亭又称“万古常清亭”。池旁石壁上嵌有“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崇祯年间知府程峋所书。可惜,已经看不到往上涌的泉水了。

参观完虎跑泉,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增华阁和读书台。在宁静的环境中读书是一种享受,周围环绕的树木更是给读书台平添了几分悠远与神秘,让人忍不住去羡慕萧统当年的安逸舒适。在读书台前,我们与另一路参观文苑的小记者汇合,同在读书台下留下了我们最真挚的笑容。

在下山的路上,我和几位同学诗兴大发,一同咏起了李德裕的《招隐山观玉蕊树戏书即事,奉寄江西沈大夫阁老》:玉蕊天中树,金闰昔共窥……

(指导教师杨茸茸)

寻找南山文化名人

的踪迹

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顾君

小记者证号:105701006

以前我只知道有增华阁作文大赛这个比赛,直到那天去了南山招隐寺我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增华阁这个名字也有丰富含义。

当天早上九点,我们集中在文苑门口整装待发。我跟着何老师向招隐寺的方向前进,一路上我们看见了许多花草树木,“啊,春天已经来了!”我不禁感叹道。

来到招隐寺门口,看到了碑我才知道,招隐寺原名兽窟山,后因戴颙隐居于此,而改名招隐寺。进去后我们穿过了许多小亭子,亭子里有许多剪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福”字剪纸。这张纸是五颜六色的,“福”字是由十二生肖组成的十分生动,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我们来到了增华阁。增华阁是一个书阁,当年昭明太子邀请了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纂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文选集《昭明文选》。后宋代书画家米芾在此居住多年,在鹤林寺旁留有题为“城市山林”的精舍,死后也是安葬于此地。诗人苏东坡在鹤林寺右边留下“苏公竹院”,寺院左边的“茂叔莲池”相传是宋朝文学家周敦颐所凿。

进入增华阁中的一间房子,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巨大的石像,高两三米,神态安详地坐在石桌前读书。旁边是许多用竹简写的书挂在墙上。进入另一栋房子,两边各放了两张凳子,凳子旁有一个柜子,柜子上放着许多玉器。靠窗子放了两张桌子,桌子上有许多古书,这些都是无价之宝。

游完增华阁,我们就回去了,路上有许多梅花开了,我不禁感叹道“春天来了!”

(指导教师杨茸茸)

城市山林——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七(10)班沈洁

小记者证号:105710003

城中山林,青峦错落,翠鸟鸣啼,腊梅踏雪,绿水碧波,清幽淡雅……

上午九点,已经整队完毕的我们正式踏上了这条鸟语花香的山林路。阳光在道路上洒下金色的光芒铺开温暖的序章。也许是受到了周围美好环境的影响,我变得格外兴奋,与同学们高谈阔论兴趣盎然,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将一个星期的劳累渐渐淡化。

招隐寺,我们的目的地。沿着布满青苔的青石台阶缓缓而上,映入眼帘的,有一座石牌坊,牌坊上书写内联“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外联为“烟雨鹤林开画本,春咏鹂唱忆高踪”。这别具特色的潇洒字迹便是出自北宋四大书画家之一的米芾的真迹。待我走到前方,“虎跑泉”边已经围聚了不少同学,一枚枚硬币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度落入清澈的水中,我有趣地站在一旁,这座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的泉水,清澈见底,水是活水,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说到这虎跑泉,乃是东晋时云游至此修炼的法安禅师所开。在泉池的后壁之上,有歇山顶矩形亭一座,名为“万古常清亭”,“常清”便是对泉水做出的评价。

拾级而上,便是昭明太子的读书台,昭明太子是梁武帝之子,名为萧统,他自幼聪慧,悟性颇高,仁厚善良,生性恬淡,勤奋好学。在他20岁时来到镇江招隐寺,见这里远离尘嚣,幽雅清静,是个读书的绝佳之地,便留了下来,在此建了一座读书台,潜心读书。

郁郁葱葱的竹林幽静神秘,我们停在原地休息,有在此锻炼的人们耍着不知名的器物,韵出一阵阵奇妙的声响。在山顶眺望,整座山峦被遍山的树木密密地掩盖住,闭眼静想,任由暖风拂面,耳边传来鸟儿清脆婉转的乐声,向山下返回,小池边开始有调皮的同学们打起水漂,那本来安静沉睡的湖面荡起一圈圈的涟漪。细细观察,路边丛中凋落的花草树木慢慢抽出了新芽,带着春姑娘柔和的气息向我们周边涌来……

我坐在车上,回首告别,再望向南山,微风乍起,扬起一片春色的波澜……

(指导教师周旋)

南郊之行

市外国语八(13)班杨偲琪

小记者证号:105813004

阳光灿烂的一天早晨,老师带领我们去领略南郊的风采。

说到镇江的南郊风景区,我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山不高却深邃,水不多而通幽。南郊的美,是一种自然美,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她东起镇宝路,南至官塘桥,西迄小九华山,北达林隐路。她被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称为“城市山林”,南朝梁太子萧统在此编纂了我国第一部诗文集《昭明文选》……可以说,南郊不仅美,而且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昭明太子读书台。那里奇石突兀、古木荫荫、山泉幽美、景色绝佳,是读书的最佳地方。在那工作的老爷爷看见我们,停下了手中的活。我发现,老爷爷那双原本浑浊的眼睛变得明亮,散发出光芒。我突然想去采访他,便很快地走到他面前,问:“爷爷,你好,你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所以,我想问一下,南郊这么多景点,为何就这读书台吸引着你,让你这么大的年纪还在这儿工作?”老爷爷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过了好一会,他才说:“年轻的时候,我总认为还有许多时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实现自己伟大的抱负,却虚度了许多美好的年华。到只剩下一把老骨头的时候,才发现,这么多年了,当初的理想都没有实现。所以,最近几年我在这读书台工作,是希望可以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能再浪费时间了。孩子,这里是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就因为萧统争分夺秒,成年累月在这儿学习,最后才编撰了《文选》,这本书的影响可是很大的。我希望你在参观这个地方的同时,学习萧统珍惜时间。”

我想,这位老爷爷说得没有错,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好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让我们的一生没有遗憾!

采访完老爷爷以后,我发现阳光更加灿烂。一阵风吹来,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我感到心旷神怡,耳畔还回想着老爷爷语重心长的话。

南郊之行很快就结束了,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在美好的青春年华中做有意义的事情。

有空的时候,去南郊看看吧!因为对每一个人而言,只要用心去体会南郊的美,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指导老师刘倩)

幽幽古南山

市外国语学校八(10)班陆昊

小记者证号:105810002

看到“幽幽”二字,每个人无不首先想到身居深山的老林。

我们镇江也有这样的老林,那就是——南山。

听到“南山”二字,每一个镇江人都再也熟悉不过,但是,我们是否认真仔细地观察过南山,研究过南山呢?我想,不少人是没有过的!

南山,山清水秀;南山,泉涌溪流;山不高而深邃,水不多却通幽。南山也有一个绰号,叫“城市山林”,或许是她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吧。

说到这儿,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呢!相传,梁代昭明太子萧统于此读书,并博邀天下贤才,在招隐增华阁编写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选集《昭明文选》。许多名人墨客也陆续聚集在招隐山中,谱就“广陵”“游弦”“止息”等古曲。为南山的历史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南山的风景独特,兼具幽深、古朴、素雅和清秀的特色,景观四季,史记丰富。有花可赏、有果可摘、有茶可品、有泉可饮、有洞可探、有鸟可听、有寺可拜。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文心阁。

在文心阁门口,就看到了:“丹青初炳而后渝,文章岁久而弥光。”这虽然算不上千古名句,但是却令人寻味!这是出自于《文心雕龙》的一句佳句,除此以外,进入文心阁后,也看到了一句佳句,“抱景咸叩词章矩范,怀响毕弹文理青华。”在进入后院,会看到一个匾额,上面有着这四个大字:“惊才风逸”,有着气势雄浑的感觉。同时,知音亭更是独具一格,与其雕龙池的配合,可以说得上是:锦上添花。更有趣的是《文心雕龙》中的千古名句,让我最喜爱的是出自于《知音》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次的南山之旅玩到了乐趣,还学到了知识,这次的收获很大。

(指导教师符婷)

春天,让我们出发

市外国语学校七(1)班李源

小记者证号:105700001

学校组织小记者到南山采风,那天天气格外晴朗,我早早地就出发了。

行走在宽阔的马路上,一棵棵披着嫩绿枝芽的树木和我擦肩而过,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外。一段时间后,远处的山慢慢变多,路慢慢的变曲折,一棵又一棵参天大树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南山终于到了!

“城市山林”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入我的眼帘,在一座古代山门的正上方,醒目大方,我想这就是古代大书法家米芾居住在这里时题写的吧!老师带着我们,沿着弯弯的石板路径直往山的深处走去,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两边美丽的春景!地绿了,山绿了,水绿了,水中的小鱼早已探出了脑袋,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原来是鱼先知”。

“看,那有一眼泉水!”叫喊声吸引了众多同学的眼光,大家一窝蜂地拥过去。老师站在中间,讲述关于泉眼的故事。相传昭明太子来南山招隐寺读书,环境十分幽雅,但苦于无水喝,他闲暇无事就满山跑,寻找泉眼。有一天,昭明太子漫步在山坡,忽然一阵风过,树叶沙沙作响。他想到古语说“云从龙,风从虎。”昭明太子不禁毛骨悚然,哪知道山冈下有个小山洼,一猛虎前脚落空,陷进在一泥潭中,只见猛虎大吼,前爪猛刨,留下一个足有三尺深的大坑,不久猛虎咆哮着扬长而去。刹那间,大坑中清泉不断往外涌流,昭明太子捧一口泉水尝了一下,清凉而又甘甜,并急忙命人用一块大石头砌成一个池子。因虎刨此泉,故取名“虎跑泉”。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泉池,改名“万古常青池”,表明泉水常年清澈见底,池旁石壁上镶嵌着“虎跑泉”碑刻。老师说到深情之处,还不时用手做着各种手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过了虎跑泉,经过桃花涧,我们继续往山里走,沿路又看见了历代文士名流曾在此居住的古迹,游览了许多珍贵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企事业机关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