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 > 镇江旅游 > 正文

鲜为人知的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发布日期:2023/2/23 11:21:58 浏览:57

来源时间为:2023-02-23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南京在公元三世纪到六世纪先后作为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被誉为“六朝古都”。山围故国,潮打空城,经过千余年的风吹雨袭,六朝文化遗存或散布在原野,或埋藏于地下,保留至今的星星点点,更是弥足珍贵。

无情最是台城柳,六朝的王侯将相的陵墓大多湮灭无存,如今可以散见的唯有一些陵墓前的神道石刻,供大家访史怀古。这些岿然长存1400多年的六朝陵墓石刻全部在今天南京市栖霞区、江宁区及周边的镇江市丹阳市句容市等地。南京是六朝故地,六朝陵墓规格高、数量多,留存的精美石刻自然分布较广,而丹阳为南朝萧齐和萧梁两个王朝的帝王故里,自然也留存有一些南朝陵墓石刻。毗邻南京栖霞区的句容西北就有一处珍贵的六朝王侯级的陵墓石刻,即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萧绩(504—529),字世谨,梁武帝萧衍的第四子,可谓是天潢贵胄。南朝梁天监八年(509),萧绩被封为南康郡王,封地有二千户,并授予轻车将军,统领石头城的防守保卫工作。天监十年(511),又被派遣到南徐州(今镇江市)担任统治军队的军事长官(都督)、任南徐州刺史,封号为仁威将军。不过,年轻的萧绩却因母亲董淑仪亡故后过于悲伤,身体病弱不能管理任内事务。最后因悲伤病亡于任上,时年二十五岁。朝廷追封其为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简,故后世称为梁南康简王。

萧绩墓位于今句容城西北9公里之处的石狮沟,现属于句容经济开发区。陵墓石刻位于墓前的一块开阔平地上,现存一对石辟邪和一对华表。石辟邪形似石狮而刻有飞翼,故当地村民称其为石狮,石狮沟也因此得名。辟邪东西相向而立,东雌西雄,相距16.8米,其材料为整块石灰石,每尊辟邪重约30吨。这对辟邪作为墓前侍卫与仪仗,远远望去,翘首昂视,身有鱼鳞纹双翼,四肢硕大雄壮,姿态浑厚壮美。

石辟邪向北21米处,有一对高约6.5米的石柱,亦称华表。这对华表由柱首、柱身、柱础三部分组成,东华表现完好无损,而西华表柱首承露盘和小神兽均破损。这对石柱高均超6米,柱础刻二龙衔珠图案,上面立二十四道瓜棱形的神道石柱,瓜柱尽处上刻蟠螭图案,再上是石额,上有楷书“梁故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字径两寸有余。

从总体来看,萧绩墓道石刻,体态平稳,装饰朴实,线条流畅,刀法洗练,代表了南朝石刻艺术坚实、浑厚、优雅的风格。梁武帝统治的近半个世纪,是南朝国力持续强盛、社会文化较为繁荣的时期,经过几个世纪的文化积淀,南朝艺术也达到了造诣卓越、炉火纯青的境地。萧绩墓石刻是南朝陵墓石刻中规模较大、艺术水平较高的一组,充分反映出南朝石刻艺术的时代风貌和艺术特色。

千载悠悠,山环水抱的萧绩墓仅留存下这组陵墓石刻,是句容现存唯一的一处六朝陵墓石刻,同南京市栖霞区、江宁区等地的石刻共同组成了珍贵的六朝陵墓石刻群。1956年,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将萧绩墓石刻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江苏省再次将其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2月20日,萧绩墓道石刻同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一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日月流逝,沧桑巨变,当年的萧绩墓已淹没难寻,只有这斑驳沧桑却巍然屹立的南朝石刻,在时光流逝中,无言地诉说着烟雨六朝。罗志

最新镇江旅游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