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镇江 > 资讯杂谈 > 正文

唐骏协查引发大地震,光伏走私到底是个例还是“群像”?

发布日期:2016/12/5 8:59:25 浏览:1131

份,这背后同时出现了上游硅料走私,而且从去年开始似乎进入一个阶段的高峰。”此种描述是否属实?以下内容摘编自界面新闻的报道《狸猫换太子”式的硅片走私如何将无锡尚德与唐骏拉下水?》。

包括无锡尚德在内的部分中国光伏制造商走私的嫌疑,实质上是欧美对中国光伏产业不断实施双反打压的“另类后果”——围绕光伏“双反”,中国和欧美之间正在展开一场旷日持久地暗战。中国被迫对产自欧美韩的多晶硅发起“双反”的反制措施,希望实现“精准”反击。

长三角光伏行业的一位人士在对界面新闻分析称,由于中国光伏下游应用市场的猛增,激发了对上端硅片的需求。由于当前美国、韩国和德国的低价多晶硅大量涌入国内,对中国多晶硅生产企业造成致命冲击。

在欧美对中国光伏组件和电池举起“双反”大棒并一再延期加压的情形下,中国光伏企业被征收高额关税,价格上几乎失去国际竞争力。

施正荣

为此,中国也应所处光伏上游端企业联盟的申请出台“反制”措施。2013年7月,中国商务部初裁认定,对美、韩两国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采取临时性“双反”措施。

与欧美的步步紧逼、严防死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对美多晶硅“双反”措施却效果不佳,被业内诟为“太仁政”,甚至有“过于软弱”的说法。2014年8月14日,被业界称为“58号文”出台,即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暂停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的公告》,公告声明中国暂停受理太阳能级多晶硅加工贸易进口业务申请,但考虑到下游企业发展,决定并给予加工贸易一年的延缓期。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报告分析指出,国外企业抓住双反的漏洞,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到中国,同时规避征税。报告称,仅欧美“双反”打压最甚的2013年11月,欧美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入中国的海外多晶硅占比就高达71,其中自美国进口的多晶硅中,按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占比高达98。

根据政策,此前已审批的加工贸易合同最晚可执行至2015年8月31日,此后进口多晶硅将不能通过加工贸易进口方式规避反倾销税。

少数需求量庞大的企业,或许正是利用加工贸易这一方式开始夹带私货,同时对“58号文”取消的预期,开始打起“狸猫换太子”的危险游戏。

事实上,海关部门对近两年快速增加的硅料走私现象已经监控。“2011年后国际光伏市场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开始发力,至2015年中国光伏装机量超过德国的关键年份,这背后同时出现了上游硅料走私,而且从去年开始似乎进入一个阶段的高峰。”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某行业协会秘书长告诉记者。

正是这一异常,光伏巨头林立的江苏区域海关部门开始缜密的侦察。业内人士称,很多光伏贸易商进的是硅料,但在过海关时却是以边角料、废料等产品的名义报关,主要目的是以较低的税率进来以达偷逃关税,节约进口成本。

(来源:华夏能源网,作者:徐淼)

更多专业报道,请前往各App商店搜索下载“界面新闻”,或

0界面JMedia联盟成员

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搜微信sinoergy_com加关注,每天为您带来有嚼头的好文章!

《唐骏协查引发大地震,光伏走私到底是个例还是“群像”?》相关参考资料:
海润光伏、光伏发电、光伏扶贫、中利腾晖光伏科技、光伏农业、光伏逆变器、光伏行业、光伏电站概念股、光伏产品

上一页  [1] [2]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